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多方赋能,共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时间:2018-12-19 15:22来源:未知 作者:1141364747 点击:
  • 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影响一个家庭的重要因素则是健康自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关键和基本途径以来,家庭医生服务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被广泛推广。而伴随着我国整体医疗服务
  •   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影响一个家庭的重要因素则是健康——自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关键和基本途径以来,家庭医生服务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被广泛推广。而伴随着我国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及2009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相继颁布,家庭医生的概念逐渐深入基层,惠及社会。2018年9月,国卫基层发【2018】35号《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更明确要求“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提质增效”。

      在此背景下,12月8日,由清华大学与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共同发起的“第十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京召开。国家卫健委相关领导和领域专家们围绕“社会多方参与、信息科技驱动、全面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有效性”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现场碰撞出的一些火花值得思考。

      “家庭医生签约”尚在起步阶段 三大痛点引发关注

      按照医疗改革的目标设想,截至2020年,需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虽然我国一些省市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现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

      签而不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至今,百姓对其并不陌生。但是,签约了家庭医生以后,仍有许多百姓对“家庭医生”无感,从而导致有了医生、没有患者,家医签约流于形式。从全科医生的角度看,医生“以一敌百”,一人签约近千名百姓,但签字以后,便与患者再无瓜葛;从百姓角度看,培训力度不足,实际使用率低,让百姓“手握至宝”却不知如何使用。

      签而难约

      理论上,家庭医生签约,是一种基层特有的医疗服务项目,能够有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许多市县均出现了“接不住”的窘境,存在“签而难约”问题。一则,全科医生的数量及比例偏少,无法及时提供便捷、连续、综合高效的家庭医生服务。按照家庭医生的服务理念,本希望能够在社区、街道建立专业医疗团队提供诊疗服务。但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全科医生25.3万人,平均每万人口只拥有全科医生1.81人,确实无法满足百姓签约服务的需要;二则,家庭医生覆盖面窄,无法形成资源共享。虽然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该项目的落实,但鉴于各地医疗发展水平的差异,政策落实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这意味着,非覆盖范围的百姓即便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登记签约,依然无法有效进行家庭医生的预约及诊疗。

      未签未约

      家医签约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自2016年起便一直以“细水长流”的方式在开展。宣传工作的薄弱导致居民对家庭医生认知度较低,对其工作的流程不甚了解。

      做实做细,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

      如何探索出适合国情、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风俗文化习惯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成为了目前各级政府与学界研究的重点。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创始人、院长高级顾问刘庭芳教授在题为《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家庭医生服务体系与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一是要加强团队建设,确保分工明确、技术合格,对居民进行有效分诊;二则以健康需求为导向,开展“以人为本”的针对性服务;三是划定重点人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主要服务于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医疗帮助;四是嫁接现有医保政策,吸引居民主动加入到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中来;五是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充实社区家庭医生队伍,加大对家庭医生岗位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并进一步完善全科医生的激励配套设施,加强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实现价值共赢;六则是结合“互联网+家庭医生”,建立并完善家庭医生前与服务的信息技术,对签约用户进行行之有效的分类管理,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预估、干预、追踪、随访等一系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管理,加强家庭医生和居民的互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相处,更好的保障居民的健康状况。

      同时,加强宣传,动员全员参与也十分重要。家庭医生是一项预防性、群体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社区卫生机构、居民共同参加,加强对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工作范围与工作职责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庭医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家庭医生服务氛围。

      科技护航,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执行和落地

      是否有可能借助市场力量,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此处介绍一个已取得一定成果的案例。

      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示,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强上级医院对基层的技术支持,探索线上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群众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

      据悉,平安医保科技针对影响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几大障碍,整合平安集团优势资源,运用生物识别技术、大数据风控技术、AI技术和区块链技术,搭建了“城市一账通”家庭医生服务平台,为家庭医生的签约工作提供专业化、属地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支撑。据该平台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平安医保科技分两步有序开展家医服务:一期已完成家庭医生基础功能建设,覆盖家医日常工作全流程,实现如签约、咨询、健康档案、慢病随访、健康资讯、疫苗接种、门诊预约等核心业务功能;二期拓展了服务场景,针对重点人群实现如孕产妇体检、疫苗预约等功能,并在内蒙地区实现了政府家庭医生电子处方外配的创新模式,通过打通社区医院与零售药房,实现了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在线问诊,送药上门的服务,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据了解,截止2018年11月底,平安医保科技已与甘肃、内蒙、黑龙江、湖南、山西等5省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承担各省级家医签约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已上线甘肃、内蒙、黑龙江三省,服务人口超过1亿,拥有注册医生50000名,在线签约患者量达到500万,成为国内最大的家医服务平台。

      以上实践成果证明,社会多方力量与企业参与家庭医生的服务落地工作,有助于提升全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实现多方价值共赢。诚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所言,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各地区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在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在企业科技力量的引领下,本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一定会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计划,真正造福全国人民!

推荐内容